新闻 >> 正文

张强:自由执业从医路上的另一扇窗

2013-10-16 17:24:17 来源:经济观察报

“好像我从医的道路上打开了另外一扇窗,窗外风景秀丽。”张强概括他半年来自由执业的感受。

张强,早在半年多前还是中国公立医疗体制里的一员,去年底他高调抛开人人羡慕的体制内编制,开始了自由职业。

今年7月,深圳卫计委曾宣布“多点执业无需院长批准”的《深圳市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实施细则》已上报广东省卫生厅,但两个月后,又传出“不了了之”的消息,有媒体报道,因“步子迈得过大”,深圳方面主动撤回该方案。

在政策仍然徘徊的大环境中,张强独自前行着。

如果将张强融入到医改的大环境中,他几乎被定义成了一支杠杆,医疗界希望他通过自由执业的尝试,从机制方面促进公立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的协调性发展。同时从带动商业保险在私立医院的发展,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

当这一系列制度得到一定扭转,医生自由执业的窗户将彻底打开。这意味着,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将彻底破冰,中国的医改将迈进一大步。

自由的空间

张强的办公室设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2012年年底之前,张强还是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的主任,为挑战自我,在人生及事业里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选择了辞职,创立自己的品牌,自由执业。

医生自由执业,就是获得执业资格的医生可以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机构。

在这半年多的自由执业中,张强思考最多的就是空间,有多少空间能让医生们自由?

自由的安排手术、诊疗时间,自由预约,自由到任何一家医院工作。早上在杭州上三台手术,晚上回到上海。

在张强看来,到私立医院自由执业的医生收入,可能比公立医院更低,如果是公立医院主任医生,各种收入加起来,数字不菲,还不用交税。

自由执业医生的收入,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社会影响度,技术品牌。如果品牌非常好的话,或许会超过公立医院的医生。

就像张强的名片上正面是“张强医生”,反面是“Dr.Smile(微笑医生)”。张强目前虽然是沃德医疗中心的“开业医生”,但与医院不构成隶属关系,与护士、助理医生、科室主任隶属于医院的签约有所不同。在医疗中心没有薪水,所得收入是分成。

相反,由于一个人无法单独实施手术,张强还带了一位医生和一个秘书,他们的薪水(包括五险一金),都由张强承担。病人前来看病,找秘书预约。

事实上,张强强调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执业的尊严。

当前医患矛盾严重,医生备受舆论诟病,工作时间每天长达12小时以上,多种因素令医生群体们倍感压力,甚至排斥下一代从医。

冲出现有困境,迎接一个新的风景,几乎是大部分医生们向往的。

一项关于是否赞同及参与自由执业的医生调查显示,70%的医生们都愿意自由执业。

但这种困境的摆脱,几乎要伴随公立医院的改革进展,以及整个医改的不断深化。

相伴改革,总需有一个撬点,才能更好地推进事态的发展。

张强几乎就是一个撬点。他自认有一定市场意识,喜欢和病人打交道,技术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具备闯出一条路的条件。“当时,没有犹豫。”张强称,他跳出体制获得自由的逻辑很简单,中国的医疗体制不能满足老百姓需求,医患矛盾冲突,医疗费用飙升,一定要走医改的路。所以他出来尝试,参与医改进程。

相比医生们对自由的渴望,目前的医疗机构市场则显得相对呆滞。

目前,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中,大型公立医疗机构一边进行保障性服务保障,一边疑难杂症、特需门诊…所有业务一把抓。这些医院设备先进,人事制度相对固化,但服务理念方面,落后于国际化的私立医院。而国际化私立医院虽然设备、技术、服务都精益求精,但医生资源缺乏。

(温鈊)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