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中医院校通识教育须立足传统文化

2013-11-05 17:19:4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些年来,许多中医院校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从实践的内容与过程来看,仍大都存在“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问题。如何在中医院校现有的组织架构下使通识教育名副其实、发挥更大作用?除了更新观念,全力为开展通识教育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外,应着力解决“水土不服”而导致的形式化倾向问题

●通识教育在中医院校不仅受到师资、学时等技术问题的制约,而且受到认识理念、组织制度的困扰。应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让中医药通识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

●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理应让学生补好传统文化这一课。这不仅是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份内之责,更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必备之基。

●通识教育不能混同于通才教育,也不能搞那种没有任何教学要求、没有任何训练设计的“大杂烩”,而应在有限的学分限制下,精心设计几门共同的“核心课程”,遵循独立、少而精、渗透的原则,努力实现“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收获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这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是一个由“教”而“化”的过程,是最好的一种通识教育形式。

面临的困境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或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通过加强对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厚实的基础、宽阔的视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

近些年来,在意识到过度专业教育的缺陷之后,全国各中医院校逐步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开设了不少“通识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对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目前的通识教育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离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要求都相距尚远。我们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另一面是因为通识教育与现行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与教学条件等不尽合拍、契合,进而使通识教育陷入多重困境。

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误区

在现今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似乎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未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仅仅看成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因此认为可供选择的通选课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二是对通识课程的理解并未一致,或认为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又是指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主要依据是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或认为是指可以任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如作为必修课的“两课”即不属于通识课程。或认为是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且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是指以学科或教材形式出现的,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是指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研究校园环境、社区环境、校园景观,学习校园文化、学校传统、校风校训等内容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

认识上的不统一造成了课程开设的混乱,加之未注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且大都缺乏明确而完整的通识课程目标,因此就出现了片面追求、不断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的现象,很多通识教育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各个专业的概论课。实际运行的结果是,通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就越不当回事。由于很多通识课程基本没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训练要求,因而不少学生抱着混学分的目的选修,老师随便讲讲,学生随意听听,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收效低微。

与公共必修课的矛盾

中医院校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部分均可视作“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两课”,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英语、军训与体育、计算机等。仅从学分比例看,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已达到一大半以上,但具体分析这些课程的内容构成及教学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占据大部分学分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服务于专业学习的相应的基础教育。显而易见,这种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做法是难以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