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重庆晨报:医改新政还需多项配套改革

2013-02-21 17:36:18 来源:重庆晨报

医改新政还需多项配套改革

民声

国务院2月10日下发医改文件,规定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原则上10元左右。要求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服务,综合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尽管新医改指导意见长达32条,但是大多数媒体都选择了“基层诊疗费原则上10元左右”作为新闻点,来解读新政将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起码意味着,今后看病起步价将在10元左右,这当然是好事情。

按我们通常的理解,一般诊疗费就是医院的挂号费、医生的诊断费、护士的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比如简单的处理伤口。如果10元定价成为常态,的确比现在的标准要便宜很多,老百姓能够得到实惠。

医改新政还有很多亮点,比如在药物采购上,对质量、价格上都有了明确规定。比如在增补药品目录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与当地公立医院用药的衔接问题。再比如对对口支援基层的医务人员,要在职称晋升、社会荣誉等方面予以倾斜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充满制度的融融暖意。

但新政在源头上仍有很多疑问没有厘清,比如新政说诊疗费“原则上”10元,在执行过程中弹性有多大?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资历的医生差别有多大,很容易被误读。如此均同是否造成医疗懈怠、诊疗简化、以非充专、庸诊草医现象?

“原则上”的结果往往变得“无原则”。比如,老百姓会担忧,诊疗费降下来了,如何规避个别医院和医生用另一种方式“补偿”自己,能否真正解决看病贵的现实问题?

这些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例如,完全排除技术差别,我生病了花100元看专家号,吃10块钱的药就把病治好了,如果我挂了10块钱的普通号,在医药仍未完全分家的情况下,医生极有可能开100元钱的药,说不定病治不好,还会造成大量的药品浪费,小病大治,大病乱治,老百姓焉能得实惠?

一个心脏支架成本千元,放进心脏可能就是四五万甚至七八万,而医保能报的不到三分之一,百姓还是治不起!对老百姓而言,降区区诊疗费,恐怕远不如降低治疗费,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更真格,更实惠。

如果不能打破医疗行业层层收费、层层加码、层层回扣、层层腐败的利益链条,比如把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用药按真实成本向全国医药企业投标生产,并按合理利益比例以成本价配送,医改新政很难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感受到医疗改革的制度善意。

在笔者看来,要打破医疗体系多年的沉疴,还需要更具体的配套方案,尤其需要包括政改在内的多项配套改革。如果社会没有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解决好阶层之间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反腐败问题,医改新政便无从谈起。老百姓很多时候之所以对此类好消息好政策表现得有些麻木,就是因为很多积弊从源头上只“改”而未“革”,致使好政策就无法落实到位,“疗效”自然不佳,难以治本。

任何一项好的民生政策,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执行起来都很容易被人断章取义,巧立名目。最终面目全非,甚至祸国殃民,丧失党政公信。随着政改的不断深入,但愿让人充满期待的医改新政不会让老百姓失望。(重庆晨报评论员 王方杰)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