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职业生涯成长的4个阶段

2013-03-15 15:39:15 来源:中人网

最近在一个课上探讨管理人员是如何成长的,一下子领悟到可以把以前了解的一些很有用很的理念结合起来,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盲区,没有意识到身上的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或者没有意识到为了更成功,自己还应该具备其他能力,也有些人高估自己能力。究其原因,很多方面是有些人不愿意听取别人反馈,有些人别人给反馈时,他总是解释和辩解,于是别人也就不愿意说了。作为管理者,很少有人主动寻求别人特别是下属的反馈的,也很少有下属有勇气主动向领导提供反馈的,于是有不少管理者有盲区。这就是为何培养管理者,首先要增强他的自我认知。

2、知道自己不知道

能够从第一个阶段进入第二个阶段的人,通常是那些乐于寻求和采纳别人反馈意见的人,那些愿意不断反思和总结的人,他们借由自己的行动或者公司提供的一些工具了解别人心目中的自己和自我认知的差异,不断缩小自己的盲区,他们同时也不断评估自己和职位要求的差异。当然能够进入这个阶段通常需要一定的动力的,不管是外在(比如工作要求,上司推动)还是内在(比如发展需求)的。

3、知道自己知道

要进入这个阶段,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提供自己的技能,要意识到,提升能力70%来自于工作,20%来自于向他人学习(包括自学),10%来自于课堂培训。很多技能是不能通过课堂学到的,这方面公司个人都要同时努力。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知道应该要提升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总是没有采取行动,不是没有时间,就是太忙,其实这都是借口,关键是缺乏动力,所以能够进入这个阶段的人是需要较大动力,而且内在动力更持续和有用。很多在外企工作的经理都知道,如果要往上继续发展,没有过硬的英语是不行的,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花功夫,直到有一天他们被放到一个天天需要说英语的位置,而且做得特别不好时,才会加倍努力。

4、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个阶段的感觉如同我们学了很多开车的步骤和技巧,但是熟练开车时,我们大部分不会再去想,更多是自然随机的反应。我们很多人很难最终进入这个阶段,我们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最终都停留在理念、口头上,而未能付诸实践,直至成为行为和习惯的一部分,真正能知行合一的人寥寥无几。

原因1, 我们没有机会实践,而且是不断地实践,所以这些知识和技能只能停留在脑海里,直到有一天模糊直至遗忘;

原因2,我们缺乏动力去改变自己,因为改变,养成一种新的习惯是很难的,我们很容易又回到自己的舒适区,所以如果缺乏动力、自律和勇气是很难的;成功的要素包括有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寻求反馈和总结,不断寻求成功的感觉,及时肯定自己等

原因3,我们有些改变只停留在行为层面,增加了一些新的行为,但是没有真正改变我们的深层次的东西,即我们冰山以下的东西(自我信念、假设、看法、价值观等),比如你学到了很多开会的技巧,但是如果你从意识上认为开会很无聊,浪费时间,那么你这方面会有所提高,但程度一定不大;再比如你学了很多辅导下属的技能,但是如果你认为很多事情自己做更快,效率更高,如果你认为培养下属不是你的责任,那么你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练式经理。因为你的一些假设、观念、价值观指导这你的行为,所以如果你想真正改变自己,除了改变行为,更重要的是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挑战自己的假设、观念甚至一些价值观。当然,如果你是特例,你也可以很有自律地持续训练一种新的行为,最终让他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但这个过程很长久和痛苦,有时会造成很大精神压力,正如有些人你问他你是什么样的人,对方回答,我很复杂,看情况,我有时这样有时那样,其实他们可能在不同场合试图扮演理想中的自己,但问题是能演得多真呢?很多人在压力下会露马脚的。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了解和探索自己,尽量坐回自我,并不断完善它。(李柏文)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