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孩子打疫苗 全家人拿号排队搞分工“战役”(图)

2013-03-28 13:47: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劲松社区医院

劲松社区医院为孩子接种疫苗的诊区人满为患。程宁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南三环外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门外,前来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排起了长队。孙颖摄

清晨7时许,出门晨练的李老太太除了拿上太极剑,还把孙女的疫苗接种本揣在了兜里,因为晨练之前,她要先去医院拿号排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疫苗成了全家人出动的一场“战役”,人多、混乱以及各种不便,让家长们不禁感叹:“这哪儿是打针,分明是在打仗。”

打疫苗·现象

全家分工配合

否则白忙一场

李老太太住在丰台区建欣苑小区,5个月大的孙女晨晨每月在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打疫苗。每次打疫苗,晨晨的母亲王女士都觉得如临大敌。奶奶负责早早去排队拿号,妈妈先在家照顾晨晨,如果排上了,奶奶一通电话,妈妈再带晨晨奔赴医院。如果上午没排到,那么这套程序下午还要重演一遍。

记者来到王女士所说的这家社区医院。在二楼转角处,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的小平台就是打疫苗的分诊处,家长们需要在这里排队,办理签字、电脑录入等业务,打完针的孩子也要在这里进行短暂观察。小小的分诊台被家长和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家长的询问声、聊天声以及孩子的哭声闹声混在一起,空气污浊、环境嘈杂,让人头晕脑涨。

按照2010年下发的接种证,从出生到大一新生,一个孩子在0至18岁的18年间,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10种,共计28针。除了打疫苗,从出生到1岁,每隔几个月,孩子在打针的同时还要接受体检,考验家长的统筹协调能力的时候到了。孙女士为儿子打疫苗的地点在东铁营附近一家社区医院,这里体检和打针分为两队,没有取号机,只能靠人站在那排队。为了提高效率,又不让孩子呼吸浑浊的空气,孙女士的母亲负责带孩子在院子里玩,父亲排体检队,孙女士自己排打针队。快排到的时候如果孩子还没过来,孙女士还得厚着脸皮跟后面的人说出去找孩子,请人帮忙留着位子,否则白忙一场。

打疫苗·扎堆

周边外地人多

医院排队严重

“其实打针只要几秒钟,有时候可能得为这几秒钟折腾一整天。”面对如此严重的扎堆现象,王女士十分无奈。孙女士这边虽然情况稍好,但每次打针的平均耗时也在两个小时左右。“上个月去打针,队尾都排到了大门100米开外,如果碰上新年到正月十五之间打疫苗,那才是最舒服的。”孙女士说,那段时间甚至能享受到随到随打、不用排队的待遇,“原因就是外地孩子回家了。”

记者走访了多家社区医院,采访了数位家长,总结发现周边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医院,孩子打疫苗扎堆情况较为严重。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6月1日起,本市实行流动儿童和本市儿童享受一类疫苗全部免费的同等待遇。加上近几年是生育高峰期,去年北京市新生儿达到22万,这些因素都造成打针的孩子越来越多。

部分医院的管理方法不完善也是造成打针扎堆的一个原因。王女士说,她所在的社区医院,从咨询、签字、付费到录入电脑以及最后的打针环节,这些流程耗费了不少时间。此外,在医护人员的工作分配上,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孙女士所在的医院只有一个护士负责打针,平均给一个孩子打针都要花上四五分钟的时间。部分社区医院的功能设置也不太合理,有的医院每周只有两天时间可以打针,造成打针扎堆。

打疫苗·无奈

每人满负荷工作

上门服务不现实

陈先生也对孩子打针扎堆一事牢骚满腹:医院应当开放更多的打针时间,或者配备更多人手。医院为何不能转变一下服务观念,让医务人员走进小区里,集中预约这个小区的孩子打针,或者像家庭医生那样上门服务,“哪怕多收点费用,孩子起码不受罪。”

面对市民的建议,医院表示理解但也有自己的无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医院院长告诉记者,负责打疫苗的医护人员每个人都要面对上百个儿童,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很大。而且,保健科除了打疫苗,还承担着新生儿上门探访、精神疾病保健等很多工作,每个人都已经在满负荷工作,待遇却比不上大医院的医护人员。

另外,这位院长认为,派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并不现实。“孩子打完针都需要观察半小时,如果上门或在医院以外的地方打针后孩子出现异常,连急救设备都没有,容易发生危险,况且这也是不符合职业规范的。”

打疫苗·建议

人口向外转移

配套需要跟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打针严重扎堆的情况并不是发生在所有的接种点,中心城区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的条件以及秩序都比较好。记者来到位于西城区展览路附近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用了一层楼来打疫苗和体检,大厅内宽敞明亮,环境比较舒适,来打针的孩子也没有孙女士和王女士所在的医院多,家长先在取号机上拿号,等上十几分钟,就能被安排到窗口前办理手续,然后去相应的诊室打针,耗费的时间在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

“我们能从这里看出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北京大学教授李金恒长年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他认为中心城区配置了较好的资源,中心城区的外围尤其是城乡接合部的条件相对落后。由于城市人口格局发生了变化,人口在向外转移,但外围的资源配置却没有跟进或补充不足,才导致了现在的情况。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全盘考虑,重新优化配置资源。

另外,李金恒认为,“小病到社区”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区医院可以缓解病患到大医院扎堆的情况。然而目前医疗体制的构成比较单一,与市民的看病需求并不匹配。如果能把更多的民间资本引进来,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才能满足不同阶层人群对就医的不同需求。本报记者叶晓彦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