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学者首创“政策指数”评价医改

2013-07-22 16:05:27 来源: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王  丹)7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评估报告》。《报告》对深圳、北京、潍坊等17个医改试点城市的医改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了面上评估,并对安徽芜湖、江苏镇江、重庆江北(省级试点)3个地区的政策执行以及改革成效进行了点上跟踪调查。《报告》是该中心王虎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及配套政策跟踪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试点城市政策精细化程度差异较大

《报告》用“医改政策指数”衡量了17个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改革情况,并对17个城市进行了排名。经过评估,镇江、芜湖、北京的医改政策指数分别位列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据王虎峰教授介绍,医改政策指数的概念为此次研究首创,同时还相应提出了政策宽度、政策密度、政策精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研究人员首先将中央制定的公立医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性文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省级试点单位121个政策点(地级试点单位117个政策点)。

其中,政策宽度为城市政策覆盖要点数与总政策要点数之比,比值越高说明覆盖面越宽。政策密度为城市出台并公开的公立医院主体和配套文件所涉及的政策要点累计数,与该城市政策覆盖要点数之比,比值越高说明配套政策越多、政策可行性更强。政策精度是指城市政策覆盖要点数除以该城市总的文件数,反映的是文件的针对性和专门性,数值越低说明其精细化程度越高。而医改政策指数则综合反映了政策覆盖程度、配套支持力度和精细化程度。

结合上述概念,研究显示,中央总体政策要求在多数城市得到基本落实,有一半以上的配套政策做得比较扎实。此外,试点城市政策的精细化程度有较大差异。

王虎峰教授说,医改政策指数的计算结果和各地工作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这种评估方法弥补了以往通过定性分析和问卷调查进行医改评估的不足。(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试点城市对医改难点少有突破

《报告》对17个试点城市政策要点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到2013年间,试点城市在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公立医院之间以及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5个方面政策覆盖得最多。在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方面推出的政策最少。

王虎峰表示,这一结果显示,试点城市总体对于发展和管理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多,而对于涉及政府职能调整、医院收入结构调整、内部决策机制等体制机制的改革相对做得比较少,而后者正是改革的难点。

■推动改革进展有八点建议

针对当前的改革进展情况,该《报告》提出了8条建议,即抓紧研究解决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问题,以从根本上调整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布局和持续发展问题;尽快进行公立医院改革“扩容”和“扩面”,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升级和深化;推动在更高层面进行改革,实现体制机制上的根本改进;进一步发挥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协同作用;从医务人员的薪酬和社保等问题入手,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经济性”分开为重点来解决医药分开问题;医药价格调整势在必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更需要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部门在加大对公立医院应有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和改进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监管和投入的机制。

王虎峰坦言,此次研究也存在局限性。一是政策评估依靠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公开的政策文件,各地可能存在没有公开的文件则无法纳入研究;二是各地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不同,此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09年4月,而此前一些地区颁布的政策措施未纳入研究。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