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 >> 正文

自由执业:融化坚冰活水来

2013-07-08 17:39:40 来源:中国医药报

事件回放:前不久,微博粉丝超过200万的“急诊女超人于莺”突然在微博上透露了一个信息,“干完这个月就辞职了。打算给自己放一个月大假,追求自由执业之梦想!”而她离开的是中国医疗机构的“塔尖”——百年历史的北京协和医院。

言之有物:“医生自由执业”会带来什么?对医生而言,是得到了一种尊重——医生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于社会,并且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这是一种基本权利的回归。这种对行医的人性化管理,对医生人身自由是一种彻底的解放,行医者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剑峰:“树挪死,人挪活”。让医生流动起来,是大势所趋,也是国际惯例。而要让医生从“单位人”变成“自由人”,就必须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全面推行医生多点执业,打破公立医院对人才的垄断,让市场重新为医生定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医生,让“一潭死水”变成“一江春水”。

白文: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占据垄断地位,人才资源、科研经费、尖端设备都聚集在这块“风水宝地”,患者趋之若鹜。但是,拔尖人才扎堆的地方,未必是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而且我国的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行政化、官本位现象严重。在这样的体制里,“医生围着主任转,主任围着院长转”,医生的核心价值,劳动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下大气力治理,正所谓“任重道远”。自由执业是医生逃离体制枷锁的途径。

廖新波:媒体说,仅2011年一年,上海某公立三甲医院就有20名医生辞职,北京某医院曾一年内有10名医生辞职。越来越多的医生“逃离”公立医院,这是一个事实。现在这种“逃”,更多的是对体制的不满,不过从此体制逃到彼体制,终离不开医疗领域。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看似流失,却是流动,从国家的层面、从区域的层面来说一定是好事,而且与医改的大方向,与国际潮流是合拍的。当前国家层面推动的医生多点执业虽然羁绊不少,但最终是朝这个方向推进的。医生流动了,价值随行就市了,其真正的价值也就体现了。

吴帅:有最新消息了——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负责人近日透露,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让深圳成为国内自由执业的试点城市。深圳目前正在草拟方案,计划有二:一是突破过去多点执业只能选择3个地点的限制;二是不再需要单位协议,医生只需在网上备注即可多点执业。

只要在网上备注即可多点执业,这在过去医生们想都不敢想。这一步迈得如此之大,显示了深圳城市管理者的眼光和积极态度。或许去深圳自由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徐徐:公立医院医生的工作流动是必须的,哪有死水一潭的人力资源管理啊?不管如何,私立医院的水平提升,是需要公立医院的医生去支援的;私立医院的医生,也在梦想享受公立医院医生的社会地位。

乐章:从公立医院出来的医生不是逃离这个行业,只是逃离这个体制。从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来看,这种流转现象并不缺乏合理性,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雁在林梢:“逃离”可视为人才流动,医生也可以做个体户,这样既可填补医疗体制覆盖不到的角落,也可减轻大医院的负担,也是好事一桩。

Queen:三甲医院却是我努力的目标,我只知道,在那里我会接触到更多的病种,有利于提升业务能力。

浪人情歌:有关部门要下决心引导人们改变只去医院看病这一观念。要鼓励学有所成的医学院毕业生开办私人诊所和私人医院,参与市场竞争。

廖海金:目前,我国的律师已经成为自由人,而医生仍是单位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医生自由执业,医生依靠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获取合理报酬。要让医生从“单位人”变成“自由人”,首先就是要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打破公立医院对人才的垄断,让市场重新为医疗服务定价。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