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洋中药”逆袭给“国药”敲警钟

2013-08-13 15:14:50 来源:中国医药报

□ 本报记者  徐亚静

惊人的贸易逆差

10年前,提起“洋中药”,人们的担忧在于,在国际中药(植物药)市场,中国的销售份额仅占3%,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而如今,再提起“洋中药”,人们使用了“逆袭”两个字——除了原本就对“汉方”情有独钟的韩、日等国,西方国家也加入到了中药开发俱乐部,并且将产品返销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药外贸形势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为33.72亿美元;其中,出口24.99亿美元,同比增长7.19%;进口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4%。事实上,作为中药的故乡,我国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就开始呈现逆差。2012年,中成药出口再度出现贸易逆差,但幅度较前两年有所降低。据预计,2013年中成药逆差局势仍将持续。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中药材、中成药、中药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等中药产品出口中,植物提取物一枝独秀,比例接近一半。2010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达8.2亿美元,2011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12年达到11.6亿美元,2013年一季度实现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这些植物提取物出口后被用作什么?答案很简单,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药,其中大部分销售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消费国——中国。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洋中药到底有多少?名中药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原中药剂科主任翟胜利用了一个词——不胜枚举。记者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库,在进口药品中以“中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查阅到97条记录,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来源于植物,却获得化药身份的广义上的中药。记者在网络销售平台天猫商城搜索日本生产的正露丸,检索到了45个产品信息。

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赖小平教授等曾对京、穗两地市场上销售的“洋中药”品种进行调查,收集到市场销售的进口注册中成药及植物药制剂共53种。赖小平等在报告中指出,当时进入我国的“洋中药”,主要来自德国、日本、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丸剂、外用油、外用膏剂、散剂等。有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化学药物开发困难、回归自然潮流的影响,发达国家加强了植物药的开发力度,德国、英国等都有新品种上市,“洋中药”返销中国之势已更加强劲。

“不设防”的知识产权

今年年初,英国快速消费品巨头利洁时宣布收购传统中药企业安徽桂龙药业;2012年11月,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全资子公司雀巢健康科学集团与和黄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致力于传统中药的胃肠疾病治疗药物研发;诺华、葛兰素史克近两年相继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进行中药的开发……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洋人”们对中药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先进的研发手段、高水平的生产工艺,无疑对中药国际化、现代化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巨大危机——跨国药企利用我国廉价的原料、缺乏有效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的海量传统医药知识,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相对来说技术水平低、经营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的中国企业生存空间将被挤压,极有可能沦为人家的“生产车间”。

这种说法并非杞人忧天。有数据显示,日本75%的中药原料从中国进口,但日本一家企业以传统中药六神丸开发的救心丹每年数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中国;牛黄清心丸是传统中成药,但中国要生产牛黄清心口服液或是胶囊,却要看韩国人的脸色,因为韩国人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这两个剂型的专利。

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医药知识的不当占有愈演愈烈。

2001年3月,美国耶鲁大学在中国和美国申请了“草药组合物PHY906及其在化疗中的应用”专利,

而所谓的PHY906,正是来自我国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的黄芩汤,该药最近已进入Ⅱ期临床研究。

2002年,以色列人向美国申请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组方”专利获得授权,权利要求涉及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的所有剂型。这意味着,我国出口的同类中药一旦在美国市场上出售就会构成侵权。申请者在专利说明书中承认组方来源于上海出版的《中华本草》英文版。

2001年,日本一家公司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并且获得了授权。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今年“两会”建议案中指出,由于我国对传统知识的保护体系仍然很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如果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本地化研发大量开展,必将致使大量千百年形成的中医药知识、经验、诀窍,如传统炮制、制药特殊工艺、临床经方验方组成等,在没有有效保护之前就被跨国药业公司纳入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之中。而我国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一些保密技术和研究项目也会随着跨国公司本地化或对我国企业的收购、兼并而逆向转移。

“国药”当自强

前文所述的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伤寒论》名方黄芩汤的相关研究——“草药组合物PHY906及其在化疗中的应用”,曾一度引起国内中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毫无疑问,这个药物很有可能在美国取得上市资格,但它不仅与黄芩汤没有半点关系,更不是中药,因为它既不是按中医药理论开发的,未来的应用也完全无需中医药理论指导。

我国是中药的故乡,现在却为什么出现了“土花”不及“洋花”香的现象?赖小平等分析了“洋中药”的一些特点。一是临床适应证以轻浅病症和慢性病为主,定位简单明确。二是生产工艺先进,产品外观质量较佳,如德国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片剂、滴剂,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度高。三是服用量小、剂量准确,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如德国的吾真宁片每一片含锯叶棕提取物25毫克,每日只需服用1~2片;反观传统中药服药剂量较大。四是开发模式简明化——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发植物药多以从单味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或有效部位组方,复方亦是采用各植物药的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组方,个别品种还配伍化学药物。

翟胜利表示,“洋中药”的名称其实并不准确,无论是日本的汉方药,还是德、法等国的植物药,它们其中的很多都已不再是中药。在产品研发和生产直到应用过程中,缺乏对中医药理论的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洋中药”带来的很有可能是中医药学的危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企业应在坚持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洋中药”的优点,提高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开发中药大药。

张伯礼建议,应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形成“防御性保护”,防止我国传统医药知识被不当占有;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及产业技术竞争能力,做大做强民族医药企业。应在政府的主导和扶持下,与高层次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大学以及医疗机构合作,尽快依靠有实力的中医药企业形成技术创新主体,建立高水平、大规模、人才聚集的中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快速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吸引力。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