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药品质量管理融合渐成趋势

2013-08-06 14:01:42 来源:中国医药报

□ 本报记者  方剑春

在日前结束的“第34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上,日本大冢制药、美国惠氏、强生制药等发表了各自的成果。美国强生公司质量经理陆敏丽表示,今年是强生公司首次参与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近年来十分重视医药行业质量管理,尤其是坚持多年的QC小组活动开展的非常好,成绩显著,强生公司希望通过参与这一活动与中国企业增进了解,借鉴学习,共同进步。

据国务院参事、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张鹤镛在会上介绍,医药行业QC小组活动已经坚持了34年,是开展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最深入基层的质量管理活动之一,近10年发表的QC小组成果已经达到3862个,创造经济效益30多亿元。本次活动共有340多个成果进行交流,直接参与成果发布的人数达到了400多人次,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深入西北

本次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这是QC小组成果发布活动首次进军西北。

据了解,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尤其是西北地区在医药质量管理上与其他省份存在着一定差距。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贵英表示,多年来,西北地区企业参与QC小组活动的热情不高,质量管理水平、层次较低。医药质量协会近两年来尤为关注相对落后地区的医药质量管理工作,致力于推动该区域进步。协会把这次活动选择在银川,其目的是希望给予这些地区提供近距离学习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机会。

本次交流活动共计评选出202个一等奖。扬子江药业、广药集团、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交流成果名列前茅。

据悉,扬子江药业集团本次共带来89个交流项目,创造了参评成果和交流人数之最,并已经连续9年蝉联第一。扬子江药业集团一位参与成果交流的员工表示,QC小组活动在扬子江内部已经遍地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本次参会的89个项目是从企业内部100多个项目中遴选出来的,能参加全国的QC小组交流活动是一种荣誉,参会的职工都很珍惜。

QC管理不留死角

QC成果评委、天津医药集团科技质量部负责人陈如柳认为,本次QC小组成果充分体现了“新改良、提效率”的QC精髓,交流项目务实,创造经济效益突出。

以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的成果为例,原液车间QC小组在生产中发现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必须通过提高菌种发酵产量,才能保障利润。为此,他们确定了“提高单罐G—CSF发酵产量”课题,利用QC“PDCA”四步循环工具,找到影响收率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反复实践终于攻克了影响收率的难关,提高了生产效率。据测算,攻克难关后G—CSF原液生产总成本降低26.8%,单罐G—CSF原液产量提高了20%,每年成品成本可节省20余万元。

事实上,目前QC小组活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上,而是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次获得交流成果一等奖的广药集团项目是“缩短档案借阅手续办理时间”。该公司闪电QC小组发现,企业内部借阅一次档案的手续时间约81分钟,效率低下,影响生产。QC小组的目标是将借阅流程时间缩短到38分钟。通过努力,小组成员先后解决了领导审批时间较长、手续较多、档案梳理等效率低下的问题,最终将借阅手续时间缩短到了36.8分钟。

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部部长胡征表示,QC活动现在企业开展得如火如荼,因为该活动根植于基层,旨在调动全员参与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管理提升水平的重要力量,只要效率低下的,有改进空间的都能纳入到QC的范畴。

内外标准趋向融合

江山制药是国内重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QC活动。该公司一位参会代表说,现在国内和国际标准越来越趋同,而且在招标采购中质量加分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企业特别重视QC活动,把它作为反映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展示窗口。

对于内外资药企质量管理标准融合的趋势,强生公司代表表示认同。但是,她指出现在内外资企业质量关注点有所不同,国内企业更多关注生产环节硬件管理,而外资企业更多关注软件管理。这次强生公司交流的是关于实验室验证检测的成果,在交流会中比较少见。与会专家认为,本土企业未来也要在软件管理上多下功夫,真正领会新修订药品GMP及国际标准的精髓。

赵贵英表示,QC小组活动作为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需要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坚持求真务实,不做表面文章,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目前,QC小组活动的普及面还有待扩大,参与企业的数量有待提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真正在抓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和药品质量诚信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