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非物质激励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2013-08-09 14:04:27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

一、非物质激励的原则

1.个性化。

由于员工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而且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推移,员工的需要和思想观念也会相应改变。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根据激励对象和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2.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员工的需要构成,不但要高度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全面满足员工的尊重、发展和成就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而且要善于运用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改善等物质手段,通过满足物质需要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相结合。

个体激励是以满足不同个体需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体意愿的集合,它体现的是激励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团队激励是以团队整体作为对象来进行的一种激励方式,目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两种方式存在互补性,把握好两者的平衡,既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带动全体员工工作热忱的普遍高涨。

二、非物激励的方式

1.文化激励

(1)物质文化层次。建立并完善企业发展史陈列室,历届优秀员工珍藏版名录、连续在本企业工作三十年以上员工纪念册等形式。

(2)制度文化层次。员工可以全程参与企业基本规章制度的修订,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员工意见调查、设置总经理信箱、基层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定期座谈会、发行企业内部刊物等,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向,使员工更深刻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工作积极性。

(3)行为和精神文化层次。公司通过规划自身发展的战略蓝图,传递公司战略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员工营造更高的职业愿景,同时为职工设立中期发展目标,并鼓励员工为自己设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为员工设定“小步快跑”的职业发展模式,调动起“为自己工作”的热情,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

2.竞争激励

竞争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总是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之比,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之比进行比较,也会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到的报酬历史比较。如果比值相等,就会有一种公平感,因此可以维持原有的积极性;否则,就会感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心理失衡,工作和生产的情绪失落。因此要构建合理激励和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

(1)构建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通过平衡计分卡、KPI等现代科学考评工具,使员工得到应有的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创先争优”的意识和行为。

(2)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工作业绩为本”,实行竞聘上岗、实现“人岗匹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事业与职业发展激励

为激发员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结合组织发展规划,为员工个人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

(1)建立职业发展系统。职业发展系统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一,e-learing学习平台不仅提供各种管理和技术课程,还为员工提供自我评估及能力提高的解决方案。这套系统是一个员工开发系统,而不单纯是员工培训或者在线学习系统。第二,导师制。为初进公司的新员工指定一个导师,一年以后员工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导师不仅在工作上指导员工,还可以在生活上给予指导。导师与学生之间探讨的最多的是职业生涯发展问题,这类问题,员工往往不方便直接与同事或领导讨论。第三,工作轮换。如可采用3-5-3的规则,即在一个职位上工作3年,连续两年的绩效考核是5(即优秀),用3个月的时间处理完原职位的遗留事务以后,员工可以轮岗。第四,工作内容丰富化。对于从事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的员工,赋予其更丰富的工作内容,培养其多样化的工作技能,明确其职业发展目标。不仅能培养员工多样化的工作技能,为其职业发展增加价值,也能提高人力资源基础工作的质量,建立起人才发展梯队,激发员工对工作本身的热情。第五,任务委派。公司给一个任务,由不同部门组成一个团队去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员工去学习。一般任务委派时间为 1-3 个月。第六,重视绩效面谈与反馈适度,构建员工自我认知。将员工激励落实到员工的直接主管,帮助员工自我认知和建立信心。通过指导和反馈,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绩效状况,调整工作方向,给予支持和认同,消除员工的困惑和疑虑,使员工能更快地提升能力,并保持信心和工作热情。

(2)提供强有力的职业生涯发展系统支持平台。第一,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第二,设计多重职业发展通道,职业设计明确而有层次。如根据不同人才类别设计不同的通道。第三,完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员工能力。第四,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制度。

4.“工作认可”激励

工作认可激励是全面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员工的行为、努力、绩效给予积极关注,鼓励、支持并肯定员工符合组织战略实现的行为。认可激励的特点是“事后性”,即对未事先作出明确规定,但符合组织战略,对组织有积极影响的员工行为作出的奖励。认可激励以表扬、赞许等正面激励为主,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一是采取多样化的沟通奖励计划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通过电子邮件、口头表扬等方式分享和认可员工的努力,对员工表示感谢。二是将员工的突出业绩印在公司的内刊或公司的内外墙、电子液晶屏上,对优秀员工进行访谈等,营造一种“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且是一项事业”的氛围。三是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将企业重要的信息及时与员工进行分享。

5.情感激励

强调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和团队归属感。如公司高层领导签发的员工生日贺卡、老员工的年度家属慰问,增加员工父母、配偶生日或儿童节的陪护假期等。

(1)实行EAP计划。实行员工帮助计划,了解员工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家庭生命周期,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帮助。包括对员工身体、心理、财务、育儿或对家庭生活的照顾上。如可在各公司设置心理诊室以及保健休息室,提供健康按摩设备,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关注员工健康。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及同事关系,从而让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提升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提供员工带薪假期以及个性“家庭关爱”假期,为老员工提供更多的带薪休假,缩短现有带薪休假层级,打破现有带薪休假使用限制。增加员工父母、配偶生日或儿童节的陪护假期。如宝洁公司有“个人离开”的假期,即员工可以因个人理由(如陪伴父母等)每三年要求一个月或每七年要求三个月的“个人离开”。

(3)设置灵活的工作安排。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及工作情况,设置灵活的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工作共享、工作中的中断、暂时性缩减工时等。以弹性工作时间为例,可将每天8点到12点、14点半至15点半设置为规定的核心工作时间,剩余1小时工作时间作为员工的弹性工作时间。既可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也为员工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创造了条件。

(4)与员工充分沟通。让员工认识到只有他们的全力配合,工作生活平衡计划才能顺利实施。员工需要意识到,他们自己应该对工作负责,并且在工作时间全心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工作弹性和工作自由。

6.为员工提供差异化激励方式

针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人生不同周期,以及具有不同人生追求的员工具有不同的需求,通过综合运用日常肯定和鼓励、开发培训等激励手段,让不同类型的员工获得心理满足感。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