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独资西安杨森无望 美国强生釜底抽薪

2013-09-29 12:19:30 来源:中国经营报

风水轮流转。

在过去多年,同为美国强生旗下的西安杨森制药(以下简称“西安杨森”)曾屡次想把上海强生制药(以下简称“上海强生”)纳入旗下,但如今这位曾长期占据中国非处方药(OTC)老大地位的企业,其核心业务OTC反被美国强生以资源整合的形式强行并入“小弟”上海强生。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美国强生全资控股上海强生,而其只持有西安杨森71.8%的股权,而后来,美国强生曾多次谋求全资控股西安杨森,但一直未果。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业务整合是美国强生的釜底抽薪之策。一方面,把核心产品聚拢在全资子公司,以保“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方面在于,以实际行动,向其他股东施压,让他们退出西安杨森,以便彻底掌控这一牵动其多年神经的企业。

弃子杨森

美国强生从西安杨森拿走OTC业务,业内人士认为,其真实的目的是不愿与中方共享盈利分红。

这次整合来的蹊跷。

西安杨森与上海强生之间的恩怨已久,早在上海强生制药成立之时就埋下了伏笔。1992年美国强生集团与上海第一生化合资成立上海强生制药,其完全生产销售OTC产品,彼时成立于1985年的西安杨森在中国OTC市场上已经成功位居前列。OTC板块的重合必然会成为强生中国发展中需要整合的一块业务。

曾经,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上海强生制药会被西安杨森所合并。据了解,15年前正值西安杨森快速上升时,强生意欲将上海强生制药OTC产品并入西安杨森,并且将上海强生制药的泰诺在西安杨森试运行了一次,不过最终此次合并无疾而终。

在2011年的时候,美国强生还把邦迪产品并入西安杨森,此时依然对其颇为器重,不过,西安杨森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近几年来放慢了脚步,甚至开始出现了收入下滑。2012年西安杨森销售收入为51.32631亿元,而2011年的销售收入为51.90893亿元,增长为-1.12%。虽然只是小幅下滑,但是与中国医药市场平均20%的增长对比就显得格外异常。实际上,从2006年之后西安杨森就开始走下坡路。

与之相反,上海强生制药近些年来却处在上升期。2005年上海第一生化制药公司退出上海强生制药时公开向媒体表示:“上海强生制药到现在一直都是亏损状态,近十年没有盈利过。”不过,上海强生制药独资后便开始盈利,销售额也从2005年的3.85亿元骤升至2012年的近10亿元。

虽然从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上来看,上海强生明显强于西安杨森,但这两家子公司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两者销售额毕竟相差5倍。

如今,美国强生从西安杨森拿走OTC业务,业内人士认为,其真实的目的是不愿与中方共享盈利分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医药企业利润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外资企业独享利润的愿望更为强烈。

曾在西安杨森与上海强生制药工作过的畅销书《原来销售并不难》的作者、知名实战管理专家袁建军告诉本报记者,杨森是强生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而强生制药则是独资子公司。这两种性质决定了经营利润的不同流向,“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利润,强生集团把‘鸡蛋’尽可能放在‘独资的篮子’里也是情理之中的一种选择。”

袁建军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后,西安杨森的业绩增速就开始减缓。其明星产品吗丁啉、达克宁已经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后期难有大的作为。与此同时,强生集团再也没有给西安杨森新的产品支持。自2001年上市太宁栓,2002年上市采乐洗发剂之后不仅销售不力,而且再无新OTC产品引进。

彼时,在OTC销售乏力的现状下,美国强生想将西安杨森打造成中国的Rx生产销售公司。杨森亚洲区国际副总裁兼西安杨森代理总裁庄祥兴在2005年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上就指出,未来10年将会引进肿瘤、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风湿病等领域的新产品。现任总裁何塞德2010年也公开表示要引进20种以上领域的新产品。不过这些表述后来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股权之争

收购西安杨森中方股权的计划遭遇强烈的阻力之后,强生集团对西安杨森的支持力度开始减弱。

至今,西安杨森仍不是美国强生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而后者曾多次谋求全资收购未果。

1985年,美国强生子公司比利时杨森与中方四家制药公司(陕西省医药总公司、陕西省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联合投资2.9亿元成立西安杨森,强生控股52%,合资期限50年。西安杨森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位于西安,中方以“干股”为主,不参与经营与管理,每年参与分红即可。

在过去几年,强生集团希望进一步扩大股权:2007年强生集团就开始强势收购杨森中方的股份,陆续通过两次回购,强生集团从西安杨森建厂初的占股52%提升到71.8%。

同时,早在2004年强生制药的中方持股方上海第一生化将持有10%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强生集团,使得上海强生制药顺利成为独资子公司。

当年两家公司的中方减持心境完全不同。持有西安杨森股权的股东们,年年获利颇丰的情况下被迫减持,美国强生当年可谓收购阻力重重,上海第一生化持股强生制药却是投资多年不见起色,其出让股份纯属自愿。

自上海强生制药成为强生集团的独资子公司之后,其对西安杨森的独资愿望更为迫切,截至2007年年底,四家中方股东将手中所持的48%股份中的37.5%转让给强生集团,使得强生集团的持股比例上升为70%。但后来,强生集团想继续增持股份的愿望变得难上加难。

不过强生集团始终未放弃努力。2007年7月,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江药业”)拟将持有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杨森”)1.8%的股权转让给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西安杨森净资产为基础由各方协商定价,转让总价款高达7800 万元。

强生集团在持有西安杨森71.8%的股权之后,其股份比例再未见增加。而此时强生集团扩大在华投资规模的意愿极为强烈。收购西安杨森中方股权的计划遭遇强烈的阻力之后,强生集团对西安杨森的支持力度开始减弱。

“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71.8%当然不如100%的股份收益更高,所以,将杨森的OTC产品并入独资企业强生制药也是一种战略选择。”业界人士分析。

提起西安杨森绝对绕不开第六任总裁庄祥兴,其1991年受聘强生被派到西安杨森担任副总裁,1997年升任总裁,2003年受命调回强生美国总部。由于其掌管时期长、业绩突出、团队稳定,得以让“鹰、雁、河狸”的独特文化形成。

稳定的高管环境曾经造就了西安杨森的辉煌,庄祥兴离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遵从的还是庄在位时的企业文化。袁建军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这种文化的存在,当年的西安杨森人讲求奉献、任劳任怨,对西安杨森的忠诚度远远高于现在的员工。

近年来,西安杨森依靠吃老本维持每年四五十亿元的销售额,股权之争日益渐现,其20多年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开始瓦解。

高层动荡

在西安杨森高管人事频繁变更之际,其在中国的另一个“小弟”上海强生制药完成了另一轮人事管理上的变更,这也为最终上海强生并入西安杨森的OTC业务埋下了伏笔。

近些年来,西安杨森频换高管让企业的管理开始变得混乱。

而高管变更的首要原因当属销售战略变更频繁。2002年来自德国的范雅墨担任西安杨森总裁,其上任后为西安杨森制定了“凡是能买到矿泉水的地方都要有西安杨森的OTC产品”的深耕战略,让销售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扩大渠道的覆盖和渗透。

范雅墨在西安杨森任职不久便无功而去,继任者继续贯彻范的销售方针。

2006年,西安杨森从中美史克挖来了以OTC营销见长的谢炳福。谢炳福到任后,认为之前的销售战略过于分散,并且营销成本太高,便提出集中优势专攻20多个优势城市的销售战略。这就导致深耕战略延续性不够而效果并不明显。

然而,谢炳福在西安杨森担任总裁两年不到就辞了职,继任者为以处方药运营见长的韩国籍总裁朴济和,其上任后的战略为“加大处方药,深耕OTC”。在处方药方面加强了渠道、网络及终端的建设;OTC则又往复到范雅墨的销售战略。

伴随2008年谢炳福的离职,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梁伟强离职,医学总监徐宁离职,公关部总监闵熙离职。2009年初,公共事务总监侯建政离职,高级人力资源总监任巍离职。

而现任总裁何塞德的思路也是继续加大处方药新品及市场的开发。不过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何塞德的总裁一职也将于近日进行调整,新任总裁还未定。

在西安杨森高管人事频繁变更之际,其在中国的另一个“小弟”上海强生制药完成了另一轮人事管理上的变更,这也为最终上海强生并入西安杨森的OTC业务埋下了伏笔。

据悉,强生集团全球分为三条线:消费品、药品、医疗及诊断器材。最早强生制药和杨森是同属于药品这条线,归属亚太区管理。

2009年初,亚太区消费品集团派来徐文成任总裁,徐文成是台湾人,至此强生制药划入强生集团消费品这条线。业内曾有人批评徐文成以消费品的销售模式来管理药品的销售,使得强生制药的销售收入增速放缓。而其上司正是强生集团消费品亚太区总裁吴人伟,也是台湾人,2010年升任强生集团全球副总裁负责消费品业务。

随着中国区业务的不断增长,美国强生最终将中国区从亚太区中单列出来。今年8月,吴人伟被任命为强生(中国区)董事长,直接负责强生集团在中国的消费品、药品、医疗及诊断器材三类业务。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认为,吴人伟的任职刚好将西安杨森置于其管辖权范围之内,在西安杨森内忧外患之际,将西安杨森的OTC业务调整到上海强生制药,不仅可以做大上海强生制药,还能保证OTC的利润100%地回流到美国总部,这也从侧面化解了强生集团欲收购西安杨森100%股权而不得的顾虑。

不过整合之后,OTC业务能否继续大放异彩,袁建军则持怀疑态度。“合并后从组织整合规律来看短期业绩会下降,因为新组织彼此之间的适应、文化之间的碰撞、市场与客户的震荡等等都会给业务增长带来困难。”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