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民营医院价格放开影响几何?

2014-04-30 10:58:4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4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俗称“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

如果说自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最大成效是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全覆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问题,如今民营医院自主定价权的放开,可谓是解决“看病难”问题最重要的一步。

“可以说这是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最为有力的政策!”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明确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项政策对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具有实质性推进作用,也很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原则。”

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曾经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指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要取消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编制、人事、分配制度。

此外,这项政策还有望缓解医疗人才短缺这一痼疾。

“在各种医疗资源中,医疗人才是最重要和核心的资源,而医疗人才的短缺在我国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危机的状况。”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中国200万的执业医师队伍中,有近一半人不具备大学本科教育水平。然而近10年来,大多数医学院毕业生却没有进入临床医生的队伍。” 蔡江南感叹道。(编者注: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在202万名执业医师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比53%)

我国医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多年来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压抑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僵化不变的定价机制。

“医生门诊收费甚至低于理发和洗脚的价格。医生公开收入严重偏低使得优秀人才不愿意学医,医学院毕业生不去行医。医生依靠过度用药和检查来弥补收入,让医患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蔡江南认为,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使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已成为我国深化医改刻不容缓的任务。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