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帝斯曼收购江山制药背后的逻辑

2014-06-10 16:15:57 来源:中国医药报

□ 本报记者  方剑春

相比较医药电商吸引各路资本的火辣,经营惨淡的原料药领域最近比较“低调”。然而,4月9日,荷兰皇家帝斯曼宣布正在与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山制药)进行排他性谈判时,仍引发国内原料药市场的震动。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原料药产业资深研究员吴惠芳表示,江山制药在国内VC行业位列前三,此次帝斯曼如果收购成功,将对VC产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帝斯曼欲“增肥”

众所周知,大约十几年前,帝斯曼曾经启动过一次长达7年的参股华北制药行动。当初华药与帝斯曼颇有“郎情妾意”。帝斯曼看中华药在抗生素发酵领域的市场和产能,华药则看中帝斯曼绿色酶法技术等。然而,这一参股计划最终以未通过商务部认可而告吹。帝斯曼某高层后来曾毫不隐晦地表达“伤心”之情。

此后,帝斯曼在中国市场低调行事,甚至在2009年,帝斯曼淄博工厂在头孢氨苄生产上首次采用绿色酶法技术,推出了“纯安”品牌产品时,除了介绍其环保优势,也一再表达产能主要满足自身需要而不会加重中国同品种竞争。2012年1月,中化集团与帝斯曼在北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目前抗感染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深入合作。而早在2011年8月,中化集团与帝斯曼集团就全球抗感染化工原药业务,共同组建了全球第一家商业化生产青霉素药物企业——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DSP),双方各持股50%。业界评价,帝斯曼在中国蛰伏多年,此次与中化联姻终于具有了中国基因,也意味着在抗感染业务板块上帝斯曼行事做派将更加本土化。

对于此次收购江山制药的缘由,中化帝斯曼一位市场部经理表示,帝斯曼收购江山制药欲在“增肥”。帝斯曼主营业务是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在生命科学中头孢和维生素是两大支柱。而近年来,抗感染业务板块在中国逐渐成规模,头孢产品站稳了脚跟,但维生素业务还未形成较强竞争力,帝斯曼试图把短板补上。

事实上,帝斯曼曾经是全球VC巨头,2003年帝斯曼营养产品公司曾收购罗氏的维生素业务成为霸主。但是随着全球原料药产业转移,帝斯曼在VC产品上的优势逐步丧失。帝斯曼官网显示,帝斯曼目前在饲料、食品、材料等领域都有斩获,业务链条深且广,而维生素的深加工正是帝斯曼要做的事情。

上述市场部经理表示,帝斯曼收购江山制药后肯定不会卖初级产品,因为太便宜,无利可赚。

据了解,十几年前,帝斯曼在欧洲市场销售占其总额的75%,现在这一比例下降至35%,美国占比25%,而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占比却上升至近40%。去年,帝斯曼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接近20亿美元(约合122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2015年达到30亿美元。

江山制药找“靠山”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用“密切观望”来形容帝斯曼收购江山制药的复杂心情。他表示,近年来国内VC产能过剩,哀鸿遍野,现在正处于企业转型的关键期。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VC从2009年后出口价格一路走低,从2009年的10.14美元/公斤,下跌到2013年的3.47美元/公斤,与下跌相对应的是VC产能从2009年的8万吨,上涨到2013年的8.5万吨,最高峰值2010年产能曾接近12万吨。全球90%的产能在中国。

目前,业内公认的VC“五大家族”分别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后起之秀山东鲁维制药。其中,石药集团和山东鲁维制药产能约为3~3.5万吨;东北制药产能约为2.5万吨;华北制药和江山制药产能都在2万吨左右,“五大家族”的产能总和约12万吨。而帝斯曼的产能基本在2万多吨。业界担心,帝斯曼收购江山制药后,体积骤然庞大,重回霸主地位指日可待。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