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首次涉足医疗领域 国药控股尝试平台转型

2014-07-10 16:00:32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王蔚佳

上市4年后,央企国药集团旗下核心资产国药控股的平台转型“地图”终于正式打开。

医疗投资第一单

借由一桩合作投资,中国最大医药保健品分销商国药控股正式进入了此前从未涉足的医疗领域。

“昆山东方绿地医院是国药控股投资的第一个医疗项目,它既是我们对医疗产业尝试的第一步,也是国药控股整体业务转型的开始。”国药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李智明日前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

昆山东方绿地医院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由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和国药控股共同投资,项目整体投资在4亿元左右,其中国药控股持股51%。

“一期门急诊大楼已经建设完成并在这个月投入使用,二期病房大楼和医技楼5月份开工建设,房屋土地由绿地集团配套提供,无偿使用20年,因此我们的资金压力并不大。”项目合作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介绍。

据国药控股方面提供的信息,该医院目前批准设置床位600张,以肿瘤诊断、治疗及康复为特色,是经江苏省卫计委预批准设立的营利性三级医院,同时兼顾常见病、多发病、门(急)诊和住院治疗,是江苏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不仅如此,据吴孟超透露,“国家肝癌研究中心”也将很快在东方绿地医院落户,在这一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学术支撑下,民营的东方绿地医院已经从“出身”上具有了与其他民营医院明显不同的技术筹码。

而对上市4年后才谨慎进入已经被市场热捧的医疗产业,李智明反复强调,从昆山项目开始,国药控股在这一领域正式开始“长远投资”,“希望在未来建立一个产权清晰、全国连锁的医疗集团。”

这是国药控股首次公开就医疗领域投资释放明确信号。但李智明并未透露这一产业格局最终形成的时间表。“很多业务都还是刚刚开展,我们只能边做边调整,但大的方向不会改变。”李智明强调。

据悉,在昆山项目后,国药控股会在医疗领域展开更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这一部分工作被确定为未来几年内国药控股几个主攻方向之一。

“我们一直在看其他合适的项目,未来的合作肯定都是以营利性医院作为标的,那些产权清晰、盈利模式成熟的医院会最先进入选择范围,以合作模式为主,短期内国药控股不会直接投资建设医院。”李智明说。

分销商转型

对国药控股来说,分销业务占比过重已经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根据国药控股2013年年报,其医药分销业务较2012年增长23.26%,占公司收入比例达94.46%,而对这一绝对的“倚重”,年报认为,“主要是由于集团分销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及分销网络进一步扩展所致”。

“作为央企国药集团的分销平台,国药控股在全国的分销网络很健全,基础很好,而2009年上市后,通过募集资金并购企业,也迅速在全国扩大了规模。”李智明坦言。

2009年9月23日,国药控股港股上市,总市值87.3亿港元,创造了全球医药行业2003年后最大规模的公开发行纪录。

随着成功上市,国药控股开始迅速“跑马圈地”,在全国重金收购地区性商业龙头公司,2011年,国药控股成为国内首家医药商业流通业务超千亿元的企业,并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排兵布阵。

这一点在其2013年年报中也有清晰体现,截至2013年12月31日,国药控股通过收购、新设等手段将下属分销网络扩张至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形成总数达51个分销中心的强大网络,除继续巩固在一线城市的优势地位外,进一步加大对二三线城市的覆盖力度,实际覆盖城市数量为197个。而在占据药品销售八成的医院市场,其直接客户包括11552家医院(包括最大型最高级别的三级医院1614家),另有小规模终端客户87634家,零售终端57399家。

“行业内,分销的毛利长期稳定在6%左右,这种利润水平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一定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得多元化发展和转型。”李智明说。商务部日前刚刚发布的《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未来我们对主业分销的定位不会继续前两年的大规模并购策略了,而是从规模效益向效益导向转变,通过提升个体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拉高利润水平。”李智明透露。

据悉,下一阶段国药控股将从目前以分销和零售为主的业务向8个业务板块布局——包括分销、零售、工业,以及正在和即将进入的医疗、PBM(医药福利管理)、电商、营销推广以及金融租赁板块。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