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天坛医院探路远程医疗 第三方运作构架分配模式

2015-04-23 11:47:3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无论是天坛医院和东软多年远程医疗的运行,还是未来关于云医院的设想,都需要构建一个合理可持续的运行机制。那么他们在已有模式上是如何操作的?他们看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未来又当如何解决?

时至今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称“天坛医院”)的远程医疗实践已有近十五年。截至2014年11月份,天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已经累计完成25万余例远程会诊及培训。

医疗需求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远程医疗在近年日渐火爆。政府、医院、企业以及资本市场,都对远程医疗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但由于受到定价、医保、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掣肘,远程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得并不顺畅。

而在天坛医院远程医疗持续运行发展15年的核心经验里面,与第三方的合作是关键一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东软熙康云医院远程业务部总经理刘勇,从双方的角度剖析这一合作模式。

1.一场十几年的远程医疗实践

从天坛医院远程医疗最初的起步可以看到,无论是医院还是第三方,当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医疗服务形式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参与远程医疗的三方天坛医院、东软、基层医疗机构,都有足够的积极性。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理顺其中政策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称“《21世纪》”):天坛医院的远程医疗做了很长时间,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背景下,医院这方面是怎样的整体考虑?

周建新:总体上说,我们国家地缘很广,各地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拿北京来说,虽然大都是综合医院,但每个医院都有一个很强的专科,相当于专科和综合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资源不平衡的表现。现在,全国的病人都来北京看病,可能真正需要来北京看病的人并不多。这也就是发展远程医疗的背景和意义。

中央领导之前来北京视察的时候提到两点,一点是北京的医疗资源疏解,再一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天坛医院正在做的远程医疗,下一步我们想在这方面多做一些事情。

医疗模式现在有这么几类:最原始的就是病人跑;再进一步,就是之前把医生派到项目所在地,一方面帮助看病,另一方面帮助带教,这种方式还是人在动;第三种就是现在的远程会诊,人不动了,信息在动,但是这个信息相对比较单一,是以基于图像为基础的,这是初级的信息交换远程会诊;接下来的云医院不仅仅是基于图像,而且是基于数字的。

虽然远程医疗目前开展的规模挺好,运行得也不错,但多数情况下针对性不太强。接下来为了疏解还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借助于远程技术在京津冀地区构建一个更标准的云医院,一个数字化的资源整合平台。云医院打破医院的院墙,提供医疗服务、沟通管理、健康顾问以及院后随访等。

《21世纪》:天坛医院的远程医疗是如何起步的?

王韬:2001年,天坛医院开始着手开展远程医疗项目,当时国内做远程医疗的医院很少。当时的院长戴建平很有远见。他本身是放射科医生出身,对计算机精通,非常关注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并预见性的考虑通过计算机技术、远程技术、影像技术、通信技术来解决边远地区病人就医的问题。

那时候,远程医疗是很“高大上”的。没有这么普及的宽带和手机上网,做远程都要找卫星,租卫星信道,安装卫星接收器。当时租卫星很困难,而二环以内不允许安装卫星接收装置。所以做这个项目,我们是将卫星接收的基站建在城外,再通过一定的办法把卫星信号传到医院。动静还是很大的。

天坛医院就是租用了一个卫星信道,各个地方基层医院也租用卫星的接收装置,安装之后才能进行会诊。我们医院这边的投入主要是由东软集团投入。

东软公司是国内起步比较早的做医疗设备的厂家,产品主要针对基层医院,而且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基层医院买了设备不一定会用,所以,东软在售出医疗设备的同时,远程的服务就跟过去了。而且,基层医院也很希望能和天坛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刚开始的时候,加入天坛医院远程医疗项目的基层医院不到一百家。

《21世纪》:东软熙康为何能够如此早的开展远程医疗业务?

刘勇:确实,东软集团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设备,像核磁、CT、彩超等。在将这些设备卖到基层医院的时候发现,基层医院的医生在操作这些设备上非常欠缺经验。

看到这种情况,结合到东软熙康自身的资源,有很多合作的大医院都有各方面的专家,我们考虑完全可以利用专家的时间和资源对基层医院进行一定的辅助。

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熙康开始了远程会诊的业务。最初主要目的是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帮助基层医院提高他们的阅片准确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据我们统计,刚开始的时候,基层医院拍完片子的上传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他们需要专家的判断才能给患者出报告。

但随着发展,基层医生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拍完片子的上传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了,而且大部分是疑难疾病。也就是说,这个业务不仅仅帮助了患者,也帮助了基层医院的医生,提高了基层医生的综合水平。

《21世纪》:现在远程医疗非常受关注,东软熙康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业务,这么多年下来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刘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关于鼓励远程医疗的政策,对于这个行业的扶持和促进作用很大,各地的远程会诊业务在政府的鼓励下这几年发展很快。东软熙康近几年在远程会诊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和我们签约的基层医院有1000多家,分布在全国的23个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区域的基层医院。目前每年会诊量5万多例,是国内最大的影像会诊平台。

我们在基层推进这项业务的时候,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地方物价部门对远程医疗服务的价格定位上,现在很多地方还在沿用1999年的物价体系。还有就是医保支持的问题,有极个别地方是把远程医疗纳入医保了,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纳入医保。如果能够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极大的促进行业发展,帮助更多的边远地区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2.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模式成型

从整个远程医疗的运行流程来看,会诊中心是一个枢纽。来自基层的病人需要提供怎样的材料,又需要怎样的专家进行会诊,都倚赖于这个会诊中心的运作。

《21世纪》:目前,天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是怎样的一个运作机制?

王韬:现在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是根据基层医院提的需求来安排不同科室的大夫。会诊中心先审核这些需求,然后再跟大夫预约会诊时间。

东软为了做远程医疗招了很多医生,组建了这个远程会诊中心。医生进行前期把关,把基层医院送上来的资料做一个预审和分诊。根据专家会诊的经验,东软就知道找某个专家看哪些资料是必须的,还会审核病人拍的片子行不行,能不能诊断,有没有问题。

现在一天也就一百多个病历,主要是以影像为主,真正需要两个医生面对面给病人进行会诊的量还是很少。今后会诊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会考虑安排专家固定在远程会诊中心上班。

《21世纪》:这个远程会诊的流程在东软熙康的平台上怎样运转的?

刘勇:是这样,基层医院拍完片子通过我们的平台上传,会诊中心的工作人员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会判断出这个片子应该找哪位专家来看,然后工作人员跟专家预约时间,再通过平台把片子传给专家,专家就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对片子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出来之后再通过我们的平台反馈给基层医院。

目前,我们在合作比较多的医院都会建有自己的系统平台,并配备了专门的团队,比如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下一步还可能会在华东、华南地区,比如上海、广州等地方陆续找一些医院合作,将我们远程会诊的范围和资源覆盖度扩展到更多区域。

《21世纪》:远程医疗的病例数不断增长的关键是什么?

王韬:刚开始一年也就做一百多例,到现在一年已经能够做五万多例了。从技术层面来看,是宽带技术的成熟;从医疗角度来看,是医改政策的推动。可以说是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基层医院有这种想法,我们也想给基层医院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既是双方的意向,也是医改的大政策。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