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副局长任命出炉 2018年要干这些大事

2018-06-01 14:57:55 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 一票人马

终于定了!胡静林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施子海、陈金甫、李滔任副局长。

5月31日,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一直悬而未决的国家医疗保障局终于正式挂牌,其关键任职人选已经确定。

其中,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任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子海、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司长李滔任副局长。此前一直传闻将被调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医改明星”詹积富则缺位。

国家医保局

1.新任领导已确认!

目前已经确定,原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将出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一职。

胡静林,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安徽歙县人。1988年到1998年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先后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企业司副司长等职。1998年进入财政部工作,历任财产评估司司秘书、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副司长、经济建设司司长、财政部办公厅主任、财政部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等职。

三位副局长,则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施子海、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司长李滔。

施子海,男,汉族,浙江余姚人,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施子海1991年进入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历任综合处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一直到1999年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任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期间曾在河南新乡挂职一年,任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2006年1月之后,历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价格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李滔,女,土家族,1967年11月出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教授,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

对于医药卫生领域,李滔无疑是极为熟悉的。李滔本身是眼科医生出身,在地方卫生系统与原国家卫计委都有过丰富的任职经验。在地方上,其先后担任武汉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科技外事处副处长、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处长、副局长、局长等职务。在原国家卫计委,其先后担任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

在担任基层卫生司司长的近两年时间里,能够看到李滔经常到基层进行调研,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李滔此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卫生及农村合作医疗、公立医院改革及医联体建设、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卫生筹资、卫生总费用研究等。

此前在中国保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当时还在任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滔就大病医保工作的开展还曾发表过专题演讲。李滔认为,大病保险工作离完善还有很大空间,要加强制度的衔接,就是保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商业保险等等各个制度的衔接。大力发展商业健康险,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鼓励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参与基本医保的经办,加快发展医疗职业保险等等。

陈金甫,男,汉族,1962年8月生,江苏常州人,江苏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长期从事医疗保险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

对于业界来说,陈金甫已经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陈金甫最早在1997年就在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综合处任处长,此后又先后任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司长,对于中国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与研究非常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新版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使得其理所当然的成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理想人选。

2017年底,陈金甫还专门就“实施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撰文,其指出,当前中国医疗服务与医药市场呈现了快速发展和质量总体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和质量堪忧的现实,既有普遍的过度医疗和资源短缺,又有“神药”当道与好药难卖等怪象。无效的医疗无异会给医疗供给和医疗负担雪上加霜。

对此,陈金甫还专门明确了三条解决办法。第一,要旗帜鲜明地强调更高质量和具有价值的医保购买目标;第二,要用未来投资的战略思维强化医保购买的方向引领。要坚持问题导向,突破现有禁忌,着眼未来的改善,将当下的购买视同未来的战略投资;第三,要在医保集团购买中增强集聚资源效能,增强基金风险平衡能力。

2.机构设置如何?

根据E药经理获得讯息显示:医疗保障局下设8个组成部门,包括办公厅、基本医疗保险司、协议及法规司、内控监管司、信息中心、清算中心、经办中心以及医疗保险研究室。

资料

从职能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司将负责三保合一后的政策制定和监管工作,药品器材的招投标工作则将由协议及法规司负责,其还将与内控监管司共同拟定医保支付价值等有关事项。

3.2018医疗保障局要做什么?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列出的关于医疗保障局所需承担的工作,将成为其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根据文件内容如下:

(十九)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二十二)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改进考核监督方式。

(三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三十七)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

(三十九)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大病保险救助,扩大大病保险病种。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

加大医护人员培养力度,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对境外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研究简化进口使用的审批手续,更好地保障群众用药可及。

(四十一)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做好伤残军人和军烈属优抚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4.国家医疗保障局角色如何当?

随着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此前卫计委、发改委和人社部在药品价格上三足鼎立的状态瓦解,前者将正式接管药品市场流通以及销售最终价格的决定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同时拥有定价权、招标采购权以及支付权的“史上最强医保部门”,控费力度无疑会加大。

根据机构改革内容,医疗保障局将成为医药市场的最大购买方,省集中招标——医院使用药品——医保报销药品的体系很可能会产生重大变化,同时这对企业药品、医疗耗材的销售和使用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拥有价格管理权也可以有效地从源头进行控费,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将会是一批“神药”、“辅助用药”以及“高值耗材”。

在近日举办的“新形势下医疗保障的发展和治理”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医疗保障局的职能包括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以及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组织实施,确定医疗机构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和金额,两定机构管理,购买价格谈判,药品准入和医保支付标准管理,医疗救助费用确定,其他医保政策和待遇的确定。

而专家们认为,医疗保障局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也同样明确。如何平衡医保基金和供需矛盾,平衡医疗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三保合一后如何有效统一,如何在新架构下应对新的诉求,如何有效管理仍继续留在人社部门的工伤保险并如何与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相衔等问题。具体来看包括:

一、经济新常态下,医保筹资增长空间有限,通过医保管理针对有限资源提升效率的压力陡增,需要日益精细化的管理去挖掘潜力,平衡供需矛盾;

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后,新的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之间是稳定的分割并行还是逐步统一及如何统一将是新的挑战;

三、随着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融合,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将转变为基本医疗保障加补充保险的架构,参保人会提出新的诉求;

四、长期照护保障是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佳、服务市场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照护保障体系需要关注;

五、需要特别关注工伤保险的管理。当前工伤保险继续留在人社部门进行管理,未来如何有效管理、如何与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相衔接需要观察和研究。

专家们表示,并非所有的问题和挑战都能够在短期解决,需要区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解决一些亟需解决的制度架构、机制建设问题,对于制度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则需要前期认真研究、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策划、设计和推动。

此外,如何与外部环境有效合作互动也是医疗保障局要面临的重要命题。

多位专家强调未来医疗保障局的管理绩效,取决于其与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尽管新一轮机构改革整合并加强了医保的职能,但医疗服务体系格局暂未有所变化,新的卫健委也暂未提出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整的思路和举措,仍沿袭旧有的思路,两部门博弈依旧存在,需协调的事项并未减少,协调力度却因部门级别下降存在挑战。

有专家强调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改革情况决定了独立医疗保障局的改革效果。如果管办不分,则重回传统医改困境,社会办医仍难发展,医保也将步履维艰;而如若实现了管办分开,则医改再无深水区。

专家们建议新的卫健委应该以民众健康为中心,重新调整与公立医院之间的治理结构,并提出两种改革建议。一是卫健委转型成为公立医院的国资委,管理公立医院的人、财、物;市场准入交由市场监管局负责,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则由人社部门认定。二是卫健委成为行业监管者负责市场准入、安全和质量的事中和事后监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归于财政部门,医师管理交由人社部门,院长和书记任命交由组织部门。

作为掌握三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不仅仅是改革的利器,也是风险的集聚。有专家表示,权力集中,如若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能导致机构官僚化并降低运作效率。新的医疗保障局可谓权力集中,其管理效果关系到医疗机构发展、医药耗材企业的生存、医保基金的健康可持续及民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多位专家还提出,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是当前最亟需改革也是最容易成功的领域。建议未来能够淡化政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定价权,逐步从原来的政府定价管理转变为依托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此背景下,招标平台妥当转型。

同时,有专家强调应依托于医保支付标准进行相应改革,建议将支付标准与目录动态调整有机衔接,对有重大价值的创新药品和医疗技术,可采取谈判方式同时解决医保准入和支付标准确定的问题;大多数不能谈判的新药或市场上已有的仿制药,支付标准的目的不应是压低价格,而应是调整不同品种、不同类别产品间的比价关系。因此,建议在现有支付标准仅依赖于实际销售价格进行测定的做法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方法。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