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国家医保局:异地就医这项证明10月底前全部取消

2018-08-30 10:50:59 来源:医谷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例行政策吹风会,邀请了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解读国务院场常务会议的相关政策,这是5月31日挂牌以后,国家医保局的高层首次出席国新办的发布会。

会上,李滔表示,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始终把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并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异地就医政策。联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从加强基金管理、落实就医地管理责任、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对做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

二是优化异地就医服务。简化备案及转诊转院手续、流程,优化备案服务,取消原需要就医地经办机构、医疗机构等提供的所有证明盖章。开通和不断完善网上查询平台,方便参保人查询备案情况以及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就医结算等信息。

三是扩大就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重点推进农民工较集中就医地基层医疗机构入网;以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以下简称两类人员)为重点,深入研究操作性强、解决具体问题的政策,持续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为城乡居民规范转外就医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减少跑腿垫资。

四是确保工作平稳衔接。医保局成立后,迅速实现国家平台终端迁移、人员集中办公,确保机构改革期间系统平稳运行、业务工作平稳衔接、群众待遇不受影响。同时,指导地方将跨省异地就医人员统一纳入就医地医保协议管理和智能监控范围,减少管理漏洞。

据了解,截止2018年上半年,经国家平台结算的人次达到48.6万(含新农合3.5万人次),是2017年全年的2.4倍;发生医疗费用118.3亿元,基金支付70亿元,分别为2017年全年的2.4倍和2.5倍。截至2018年6月底,在国家平台的备案人数超过267万,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0015家,全国95%以上的三级医院已经接入平台,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达7575家,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报销往返路途远、手工报销时间周期长、手续办理复杂、自行垫付资金压力大等痛点问题,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同时促进了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保障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李滔指出,虽然当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两类人员覆盖面需进一步扩大,直接结算率还不够高,信息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报告,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7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亿,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收入较高的大中城市。长期以来,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在就业地难以便利地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尤其是在实际操作中,两类人员因流动性大、难以出具相关材料等原因,影响其在参保地进行异地工作备案,进而影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因此,加快实现两类人员全覆盖是下一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首要任务,李滔提出,要通过“三个一批”的措施,提高两类人员备案率,加快解决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首先是简化备案纳入一批,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在10月底以前,取消所有需要就医地的经办机构或者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证明或者盖章。

其次是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一些要外出务工或者工作的人员去备案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居住地或者工作地,或者拿不到工作证明,医保部门也视同他可以备案,可以在参保地先备案。他到工作或者居住的城市,取得相关材料后,可以再补。

三是便捷服务帮助一批。通过电话、网络、APP等各种方式逐渐实现备案服务不见面、零跑腿,可以面对面办,也可以通过网上、电话等来办。

此外,李滔还透露,国家医保局要加快定点医疗机构覆盖的范围,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还是要放在基层,包括要建立台帐,要倒排时间表,加强督导,将两类人员集中的就医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尽可能的接入国家平台,确保年底前所有县,以县为单位的行政区至少有一家跨省就医的定点机构。

“加快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和国家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平台建设,是国家医保局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会尽快将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统一结算平台,来推动网上直接结算。”李滔强调。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