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药品零售企业ADR监测 报告质量欠佳 制约后续评价

2014-04-14 15:24:49 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报记者  龚 翔

“最近几年零售药店上报的ADR病例报告明显增加,但报告的总体质量如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时效性、因果关系评价的准确性还不尽如人意。”山东省济阳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一位工作人员说。ADR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果报告质量欠佳,ADR的监测无疑是事倍功半,不利于指导合理用药。

该工作人员介绍,该局每年都收到药店上报的ADR报告表600多份,但是,能直接应用、上报录入电子监测网络的报告不到50%,剩下的报告不同程度存在填写错误的问题。另外,来源分布不均匀、上报品种不均匀、报告药品机构比例不合理、上报不及时等问题也是影响ADR报告质量的因素。

基本信息缺失 导致评价无法追溯

“ADR病例报告表是开展ADR后续分析以及关联性评价的基础,报告表质量不合格,等于前期的监测工作白做了。”陕西省咸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根运说,零售药店开展ADR监测与报告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报告表填写极不规范。零售药店上报ADR病例报告表普遍存在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等情况,一些报告表错填、漏填较多,缺少必要的信息。

据了解,“可疑即报”是ADR报告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因此,报告表填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可以大大降低ADR病例报告的不确定性,为后面的专业评价提供翔实的资料。

王根运介绍,事实上,零售药店上报的病例报告表中,很大一部分连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都呈“空白”状态,“ADR发生因不同的人群、性别、年龄等因素而有所差别,这些信息的缺乏因无从追溯直接影响今后的关联性评价。哪怕就是缺少一项,在对新发、严重的ADR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作为数据资料使用,因为其真实性难以保证。”

据浙江省三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胡云川介绍,零售药店上报的ADR病例报告表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疑似引发ADR的药品基本信息填写不规范。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要求,药品信息一项中,包括药品商品名称、通用名称、生产厂家名称、批号、剂型、用法用量等项。

“但在实际填报时这些项存在不少问题。”胡云川说,药品信息填写不规范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名称与通用名称混淆不分。商品名称写成通用名称,如把商品名称“宜宇”,填写成“乙哌立松片”;也有通用名称写成商品名称的,如“环磷腺苷葡胺”写成“威诺安”;还有药品通用名称不完整,如“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写成“克林霉素”等。另一方面就是剂型填写空白,很多报告表都只填写了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对剂型一项没有填写清楚,如阿奇霉素的上市品种有分散片、肠溶片、颗粒、胶囊等,报告表却不明确。同时,药品的生产企业及批号也容易漏填甚至填错。

“不同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种药品,同一企业生产的不同剂型的同一药品,生产工艺以及辅料的投放都会有差异。药品的基本信息是用来追溯药害是ADR还是质量隐患的重要因素。”浙江省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使用某药品后对身体产生的伤害,可能不同的企业产品,差异也不同,在评价时就可能根据这些差异对药品的生产工艺、生产处方等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的标准,减少药害的发生率。“如鱼腥草事件后,通过对相关生产厂家生产工艺、生产处方进行梳理,加强了对原料提取工艺和辅料(吐温80)的管理,从而推动了整个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