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前沿

著名华人学者构建出下丘脑视前区细胞图谱

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为了研究大脑,就必须了解组成大脑的细胞。如果获取一块大脑组织,研究组织中细胞表达的基因,这告诉大脑组织中存在多少种细胞类型,但是这仍然会留下一大大问题:为了研究这些细胞表达的基因,需要将它们从大脑组织中脱离下来,然而,这会丢失宝贵的信息---它们是如何在组织中组装在一起的

2018年11月7日

新型四合一抗体有望帮助人类抵御多种流感病毒感染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抵御流感病毒感染的新型四合一抗体策略,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开发这种新型抗体,并将其在小鼠机体中进行检测。

2018年11月7日

研究者发现T细胞在人类大脑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近日,来自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T细胞如何保护大脑抵御有害病毒的侵袭,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免疫系统在多种大脑障碍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18年11月7日

科学家阐明致癌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进化奥秘

近日,影响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致癌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s)大约在50万年前由其最近的共同祖先分化而来,这或与古老的尼安德特人和现代智人分裂的时间大致吻合。

2018年11月7日

《自然》子刊:提速一万倍!新型AI算法如何探秘药物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名为ShiftML的机器学习程序,用来预测分子中的原子在磁场中的移动状况。这项研究发表在了《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表明AI可以帮助化学家们用比传统建模方法更快的方式,来破解晶体的分子结构。

2018年11月7日

肝癌研究领域重要成果盘点

肝癌是一类严重的癌症,尽管不少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得到了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但该病的复发率依然很高。尤其是对于病情已进入中晚期的患者而言,预后并不乐观,而且如果癌症扩散到了周边的淋巴结,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1%;当癌症扩散到其他器官后,5年生存率更是只有3%。

2018年11月7日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或能控制机体运动方式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跟着直觉走”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诠释,文章中,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能够控制果蝇的运动,同时他们还鉴别出了参与整个过程的特殊神经元,相关研究结果或能阐明机体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关联,尤其是能够阐明肠道菌群影响机体行为(包括运动)的分子机制。

2018年11月7日

RNA甲基化修饰或能促进机体学习和记忆过程

RNA携带着DNA编码的指令片段,其能携带蛋白质的产生从而完成细胞内的工作,但这一过程并不总是简单明了,DNA或RNA的化学修饰会在不改变实际遗传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的表达状况,这种表观遗传学修饰会影响机体许多生物学过程,比如免疫系统反应、神经细胞发育、多种人类癌症甚至肥胖等。

2018年11月7日

科学家在机体中发现特殊类型骨骼干细胞

骨骼干细胞非常有价值,因为其能愈合很多类型的骨骼损伤,但研究人员却很多发现骨骼干细胞,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骨骼干细胞的样子或者其存在的未知;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骨骺生长板(epiphyseal growth plate)的(resting zone)鉴别出了一类骨骼干细胞,骨骺生长板是一类特殊的软骨组织,其是骨骼生长的重要驱动子。

2018年11月7日

RNA蛋白网络或能解释为何黑色素瘤进展如此迅速

远端转移性疾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就是导致皮肤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选择缺少BRAF突变的患者数量非常有限,以及患者对现有疗法的固有和获得性耐药性,因此研究人员就非常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疗法来消除耐药性的癌细胞或对患者进行靶向治疗(与驱动癌症的突变无关)。

2018年11月7日

美洲驼抗体成为未来甲乙型流感疫苗关键?

不到一周前,罗氏公司单剂量口服药物Xofluza获得了美国FDA的监管批准,这是近20年以来,FDA批准的第一款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抗流感新药。日前,最新研究表明,生活在美洲南部的美洲驼可能是制造流感疫苗的关键。

2018年11月7日

NEJM连发两篇重磅 改写宫颈癌治疗模式?

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的引入,2006年以来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已广泛应用,并成为了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标准手术治疗。

2018年11月5日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根治成人恶性脑瘤新疗法

sGBM(secondary glioblastoma,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成年人脑瘤,每年的该病的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二至百万分之五,比如以香港的750万人口为参照的话,那么每年将会有超过15人被诊断为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这种肿瘤起初是从包围脊柱和大脑的神经细胞周围低级别的神经胶质瘤(LGG)开始发生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0%。

2018年11月5日

单一蛋白或能控制精子发育过程中数千个基因的表达

近日,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单一蛋白或能调节发育中精子内部一连串关键基因的表达,这种名为Dazl的特殊蛋白能够控制对发育中地精子复制及生存非常必要的多个基因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该研究有望帮助开发治疗男性不育的新型疗法。

2018年11月5日

新发现!盐分或是多发性硬化症诱发因素之一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Activated β-catenin in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links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s to autoimmun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高盐环境或许是诱发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的原因之一。

2018年11月5日

研究:割阑尾或降低患帕金森综合症风险

据香港“东网”10月31日报道,人们通常认为,帕金森综合症和老年、脑部衰退有关,然而有科学家指出,割阑尾竟然也有可能减低患帕金森综合症的风险。

2018年11月5日

首创抗癌新技术!华人科学家顾臻发新成果 治愈近90%癌症小鼠

编者按: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长期致力于智能递药体系的创新研发,已先后开发出包括“智能胰岛素贴片”、“癌症免疫疗法贴片”、“减肥贴片”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近日,其团队再发新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细胞联合递药”技术!动物试验表明,该技术可将抗癌药PD-1抗体成功运送至骨髓处,提升药效,并显著抑制病情复发。

2018年11月2日

白血病有望进入免疫疗法阶段

德州大学西南分校科学家与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的科学家共同发现了一个可以作为治疗白血病的新靶点。该项研究主要提供了一种通过攻击肿瘤细胞上的有害分子并重新激活人体白细胞来对抗这种血液和骨髓癌的新型治疗方法。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LILRB4 signalling in leukaemia cells mediates T cell suppression and tumour infiltration"。

2018年11月2日

科学家利用单细胞分析揭示蝾螈再生肢体机制

美西螈(Ambystoma mexicanum, 也称钝口螈,六角恐龙)和其他的蝾螈是唯一能够再生全肢的四足动物。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调节着新的附属肢体长出,但是人们对损伤如何诱导肢体细胞形成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再生性祖细胞知之甚少。在肢体再生过程中,对单个细胞进行追踪和分子分析将会鉴定出不同的分化途径,并为细胞如何从成熟的静息状态转变为再生性细胞谱系提供线索。

2018年11月1日

疱疹病毒或是诱发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之一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痴呆症,全世界有超过3000万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不幸的是,目前并没有该病的治愈方法,仅有缓解患者症状的药物;最近发表的一项论述文章中,笔者(曼彻斯特大学的Ruth Itzhaki教授)提出了一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新方法,研究者指出,有研究表明,疱疹病毒或许是诱发阿尔兹海默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有效且安全的抗病毒药物或许有望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甚至可以通过给儿童接种疱疹病毒疫苗来有效预防后期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

2018年11月1日

重磅级成果解读衰老的机制及抗衰老策略

我们都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从历史上记载来看,火药是中国古代的炼丹家们在为帝王炼制“不老神丹”时被“意外”发明出来的,由此可见,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衰老的原因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减缓衰老的方法了。截止到目前为止,尽管科学家们在衰老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他们仍然并不是非常清楚衰老的机制,研究人员希望有一天能够阐明衰老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抗衰老的策略。

2018年11月1日

Cell:揭示肥胖导致肝癌的一种新机制

根据2017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的报道,在过去的十年中,40%的癌症与肥胖有关,超过吸烟成为癌症的主要原因。在女性中,肥胖是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男性中,肥胖引起的主要癌症之一是肝细胞癌(HCC)或者说肝癌。

2018年10月30日

肠道菌群咪唑丙酸或可导致2型糖尿病

近年来,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与健康和几种疾病的病情有关。然而,仅少数研究探究了发生变化的肠道菌群是否能够直接影响疾病。

2018年10月30日

新研究揭示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作用机制

几十年来,二甲双胍(metformin)一直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产生来降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还可改善肌肉组织中的葡萄糖摄取和使用。

2018年10月30日

老牌心脏病药新用途 提高小儿脑癌的整体生存率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目前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存活率,但许多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都面临着治疗对他们的大脑、荷尔蒙和生育能力的不利影响。还有少数病人要么对现有的治疗方案没有反应,要么因复发而痛苦和死亡。

2018年10月30日

提高记忆力?Science子刊揭示:红景天植物的新潜力

伴随着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正经历着记忆障碍。严重的记忆衰退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于威胁到生命安全。迄今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预防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

2018年10月30日

前列腺癌新进展 纽约大学合成Wnt通路的靶向疗法

新一代抗雄激素药物如辉瑞(Pfizer)和安斯泰来(Astellas)的Xtandi,以及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Zytiga,都能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存活率。不过近期一支来自纽约大学的多学科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全新的化合物,有望进一步改善该疾病的治疗。

2018年10月29日

我国同济大学科学家发现cGAS在细胞核中竟促进肿瘤产生

cGAS蛋白通过识别这种处于错误位置的DNA而发挥作用。在正常情形下,它在细胞中处于休眠状态。但是一旦cGAS检测到DNA存在于细胞核外面,它就突然起作用。它产生另一种化学物质---一种被称作cGAMP的第二种信使,从而引发一种分子链反应,结果就是提醒细胞中的DNA异常存在

2018年10月29日

重磅发现!神经元血压传感器的真身竟是离子通道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arterial baroreceptor reflex, 也译为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是让短期动脉血压波动最小化的最重要机制。在血压突然下降的情况下,这种压力感受器反射加快心率,增加心脏收缩性并诱导血管收缩。 相反,血压的突然增加会触发相反的反应。

2018年10月29日

不同细胞和物种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塑造主先天性免疫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威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六种哺乳动物物种中的25万多个细胞的基因进行测序,证实了免疫反应中的基因如何在不同的细胞之间和不同的物种之间具有不同的活活性。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0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 expression variability across cells and species shapes innate immunity”。

2018年10月29日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